首先,我們應該了解墻的結構和每個部分的功能。墻體結構可分為五個部分:墻體、水泥砂漿層、石膏層、膩子層和飾面層。
1. 墻體:常用材料有鋼筋混凝土、紅磚、輕質磚等,主要起承重和隔墻作用。
2. 水泥層:墻體砌筑完成后,表面抹水泥砂漿。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墻體,防止墻體被破壞和腐蝕。另一方面也起到找平的作用,提高墻體的平整度和垂直度。
3. 石膏層:由于各種因素,墻體可能無法用水泥砂漿找平豎直。當誤差小于2cm時,需要用石膏重新找平。
4. 膩子層:我們常說的“膩子”,其實就是這層墻的施工。其功能是為墻面裝飾面(乳膠漆、墻紙、墻布、硅藻泥等)提供基礎,以保證裝飾層能有效地粘結在墻體上,可以理解為化妝的基礎,因此在墻面裝飾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所謂鏟墻,其實就是把墻面鏟掉。
裝修一定要鏟墻嗎?墻體的每一部分都會影響后續(xù)施工。其實,鏟墻的目的就是鏟掉質量不好的部分,重做一遍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墻面裝飾沒有問題。那么,裝修的時候,我們要鏟墻嗎?關鍵取決于墻的情況。如果墻面質量還可以,可以直接刷界面劑找平,然后刮膩子,刷乳膠漆。相反,我們需要鏟墻。
墻皮鏟不鏟判斷有兩個標準,一是膩子防水嗎?而是膩子層是否有空鼓,如果這兩個標準都不合格就需拆除重做。否則,就不必鏟墻了。判斷膩子是否防水的唯一方法是在墻上噴水,然后用手搓。如果很容易刮掉,就不是耐水膩子了。另外,如果是二手房,墻面有裝飾層(墻紙、乳膠漆),就要在二次裝修時把表面的裝飾層清理干凈,然后根據(jù)膩子情況考慮是否鏟掉重做,判斷方法同上。